十年磨一剑 海军舰载航空兵部队组建10周年-世界时快讯

2023-05-10 21:48:35

今天(5月10日)是海军舰载航空兵部队成立10周年的日子。10年前的今天,海军首支舰载航空兵部队在渤海湾畔正式组建,人民海军战斗序列又增添一支新型主战力量。今天,这支年轻的部队满10岁了,真正成为叱咤海空的“航母尖刀”,护卫着祖国海疆。舰载航空兵部队作为航母战斗力建设的核心部分,在发展航母事业、建设强大海军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十年磨一剑,所有的锻造都源自每一次的日常训练。近日,海军舰载航空兵某部组织歼-15舰载战斗机在南海某海域,连续多天开展复杂气象条件下的多课目、全要素跨昼夜飞行训练,检验飞行员自由空战、昼夜间伙伴加受油等多个课目的技战术水平,部队综合攻防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资料图】

随着塔台指挥员口令下达,数架歼-15舰载战斗机依次升空,组成红蓝两个攻击编队直奔目标空域。

抵达任务空域后,蓝方长机率先发现红方突击兵力,并与僚机形成攻击队形,快速前出对红方战机实施拦截。

红方战机收到告警信号后,立即采取大角度机动的方式进行规避,并快速调整飞行姿态,抓住有利战机,通过机载雷达成功捕获敌方目标,并实施模拟打击。

经过几个回合的对抗空战,战机油量即将耗尽,加油机立即前出向受油机靠近,准备实施空中加受油。

海军舰载航空兵某部飞行员 齐玉:夺取局部海域制空权后,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不仅要快速地对战斗机进行加受油,同时也要对后续来袭敌机进行防御,在这种紧张环境下完成高难度课目,对飞行员操作技术、生理心理、协同配合都是极大考验。

红方战机完成油量补给后,立即建立攻击航线,继续隐蔽突防,对蓝方海上目标发起攻击。据了解,此次训练,针对性地研究出多套特情处置预案,在连续多天的跨昼夜飞行训练中,共出动战机数十余架次,有效提高飞行员技战术水平和部队海上综合攻防能力。

10年间 一个又一个“第一次”

成就壮美航迹

自海军首支舰载航空兵部队在渤海湾正式组建那一日起,人民海军就开启了展翼深蓝的壮阔征程。从2013年7月,首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通过航母资格认证,到2020年11月,海军首批“生长模式”舰载战斗机飞行员通过着舰资质认证。从2016年12月首次随辽宁舰远海训练,到2023年随山东舰航母编队赴西太平洋海域训练。10年间,一个又一个“第一次”,成就了如今舰指深蓝的壮美航迹。

打造舰载战斗机飞行员人才培养“中国样本”

海军舰载航空兵部队的壮大离不开人才的培养。2021年8月,全军唯一担负舰载机飞行人才培养的海军航空大学数名飞行教官取得了夜间航母起降资质认证,标志着海军航空大学具备了舰载战斗机昼夜间全时域教学能力。近年来,海军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培养完成了“从零起步”到专业化、规模化、体系化院校培养的跨越,打造出一份舰载战斗机飞行员人才培养的“中国样本”。就在近日,海军航空大学组织新一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学员开展陆基着舰单飞训练,标志着该批学员已初步具备独立驾驶该型战机的能力。

新一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学员完成单飞训练

上午9时,单飞学员们穿戴好装具,开始飞行前的检查工作。随着指挥员起飞指令的下达,飞行学员驾驶战机滑出跑道起飞,奔赴目标空域。

着舰指挥官有针对性地进行飞机姿态提示。在光学助降系统的引导下,学员驾驶战机保持既定姿态下滑,精准接触模拟着舰区,划出一道完美的曲线,随即又拔地而起。

海军航空大学某团新飞行员 张书钒:由于受侧风和气流的影响,想要精准进入相机中心并保持稳定直至触地并不简单。

为保证学员陆基着舰训练达到新大纲要求,每次飞行结束后,着舰指挥官指挥和飞行教官都要对学员进行质量评估,细致分析学员飞行特点、薄弱环节,针对性地引导学员克服技术难点,让学员尽快适应舰载战斗机飞行训练。

随着最后一架飞机严格对准跑道中线、精准触地“挂索”,平稳着陆,此次陆基着舰单飞训练任务顺利完成。

舰载战斗机决定着航空母舰的战斗能力

舰载战斗机,是配备在航空母舰上的主要武器,用于攻击空中、水面、水下等目标,是航母最锋利的牙齿,直接决定着航空母舰的战斗能力。由于对操纵要求极高,因此舰载机飞行员被看作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之一,是飞行员王牌中的王牌,在拥有航母的国家中,舰载机飞行员始终是航母培训体系的重中之重。

对于舰载机来说,最难的就是着舰,航母飞行甲板只有普通飞机跑道的十分之一,宽度只有几十米,飞行员要在短短数十秒内完成近百个动作,同时,舰载机在着舰的时候还要和阻拦索相连,在瞬间将200多公里时速降到零,这对飞行员的操控难度不言而喻。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是伴随着海军战略转型应运而生的团队,他们在成千上万次的探索与实践中,用敢闯敢创的拼劲儿,闯出一条舰载机飞行员培养之路。

敢闯敢创 为航母插上“战斗力”翅膀

在着舰指挥官的引导下,飞行学员驾驶歼-15战机精准完成陆基模拟着舰,这也标志又一批飞行学员顺利完成了歼-15舰载战斗机的首次单飞。

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飞行教官 周盼:针对学员特点,我们量身定制教学计划,让学员多进座舱,多练要领,多飞模拟机,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团队成立之初,面对缺教材、缺标准规范、缺组训经验的现实情况,他们边训练、边总结、边完善、边固化,“白加黑”“五加二”成了飞行教官们的工作常态。为了尽快形成舰载机飞行人才培养体系,从最基础的训练计划开始逐步完善。他们用资料的厚度奠基了舰载机飞行人才培养的高度。

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飞行教官 曹先建:所有的课目都是我们教官上去之后,飞机经过大量的训练,摸索出来的一些这方面的数据,把数据、动作要领、注意力分配等都统一起来,然后再教给我们的学员。

2020年初冬,辽宁舰在渤海某海域破浪前行,首批飞行员学员精准完成着舰,一条以“生长模式”批量培养舰载机飞行员的路径形成。中国海军形成了“改装模式”和“生长模式”双轨并行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培养链路,闯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培养新路。

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飞行教官 孙宝嵩:其实从一开始的“改装模式”到现在的“生长模式”,这两种模式都是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培养的必经阶段。最开始的“改装模式”是为了最快速地完成舰机改装,选择本身就比较成熟的飞行员,能够快速形成教学能力,人才培养的走向肯定是向“生长模式”的方向发展。

千米高空,一场实战背景下的空战对抗拉开序幕。飞行教官和学员互为对手,进行攻防对抗,检验技战术水平。

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飞行教官 柴旺:舰载机飞行人才培养,着舰只是入门,打赢才是核心能力,着眼使命任务需求,我们持续推进飞行员由基础技能向关键技能的转变,常态化组织对抗空战、对地对海突击等课目训练,加速推进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实现由“能上舰”到“能打仗”的转型跨越。

近年来,该基地聚焦航母体系作战能力生成,瞄准短板强能、紧盯强敌备战,努力练就克敌制胜的硬招狠招,推动从教技术向教打仗、从培养飞行员向培养战斗员跃升转变。

关键词:

银行更多»

收藏